滾動信息:今夏的太倉,35攝氏度的高溫持續(xù)10多天,電網負荷多次創(chuàng)新高。而線路故障也會隨時發(fā)生,作為配電運檢工區(qū)負責人的徐宏不論在餐桌上,還是在睡夢中,他始終處于“待命”狀態(tài),只要供電線路發(fā)生故障的電話一響,就會像軍人接到命令一樣,立即奔赴現(xiàn)場或坐陣指揮,以便提高搶修和處理故障效率。這是他33年的工作寫照。本報8月21日報道
供電公司員工徐宏33年堅守奉獻的精神讓人感動和致敬。
電力搶修工作對于電力部門來講是項很平常的工作,然而對群眾來說這項工作卻很重要。很多時候,或許我們感覺不到他們工作的付出。一旦有雪災、臺風影響到電力運行安全,導致停電事故時,我們才感覺到他們的存在。試想想,炎熱的夏季突然停電了,那種滋味真不好受;或許,當你在空調房里享受涼爽時,他們正在40攝氏度的高溫環(huán)境下修復線路;或許,當你在溫暖的房子里酣睡時,他們卻守在寒冷的戶外確保電網安全運行;或許,當你凌晨早已進入夢鄉(xiāng)時,他們正在熬通宵確保惡劣天氣下的電力暢通……
有句話說,人一輩子可能只能干好一件事,然而要真正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做好一件事,也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。33年的時間,徐宏在堅持做一件事,他同時也做好了這件事。他已經成了太倉電力線路的“活地圖”。他熟悉了太倉電網的千“經“萬”脈”,那是他用腳步“丈量”出來的,是用汗水用努力澆灌出來的,他在他自己所屬的行業(yè)里成了能手,他的出色為他的人生書寫了精彩。
很多時候,生活就是這樣,沒有舒適的享受,沒有小資的情調,對很多普通勞動者來說,他們可能沒有做出什么太大的成績,然而只要是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和付出,就值得我們致敬。


